微能力点解读丨微能力解读点(A7 )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解读!
2022年04月21日 08:40:06 访问量:135次
作者:信息化发展处
【A7 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这个微能力点和前面的A5、A6以及A8一样实际是在考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教学,进而提升教学效果的能力。
信息化提了这么多年,简易的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故这几个能力在30个微能力点中显得相对简单。
该能力点在测评考核时,要关注信息技术资源的运用及运用的效果。
教师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资源或工具开展课堂总结与提升活动,从而本期继续就三个方面对【A7 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微能力点进行解读。
【A7 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要完成的测评材料有三项:-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议以图文方式呈现的文本文档,如WORD,PDF等。
-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议以图文方式呈现的文本文档,如WORD,PDF等。
根据《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第一部分使用说明中要求:若提交的证据材料不符合任务要求,或不满足合格的评价标准,则评价等级为不合格。故该微能力测评必须同时达到下列三个要求才能合格:
1. 提交的测评材料至少在文件格式上要满足基本要求。
2. 提交的测评材料为【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片段】【教学反思】共三项,缺一不可。
3. 提交的测评材料满足合格的评价标准。
1. 教学设计:请提交一份课堂讲授环节的教学设计,需包括教学主题、教学内容及分析、教学对象及特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所选技术以及技术使用的目的等。
- 技术的支持作用与总结提升目标高度一致,意图明晰、可行;
- 技术应用有助于帮助学生整体理解知识,并建立知识间的关联;
从指南中和评价标准可知【教学设计】要包含以下要素:教学主题 | 教学内容及分析 | 教学对象及特点 | 教学目标 | 教学过程 | 所选技术 | 技术使用的目的【声明】本方案样式由王立武(本文作者)和洪东忍副教授共同设计,仅供大家参考使用。▍注意:在这里要特别注意【技术使用的目的】相关描述,要结合主题、内容以及学生特点清晰地阐明了技术工具选用的目的,以突出技术使用的有效性,即:- 技术的支持作用与总结提升目标高度一致,意图明晰、可行;
- 技术应用有助于帮助学生整体理解知识,并建立知识间的关联;
2. 课堂实录:依据上述教学设计,选取课堂代表性实录片段(需同时出现教师和学生),视频原则上不超过 10 分钟。
- 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内容的总结提炼过程中,体验了联系、归纳与对比等总结方法;
-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娴熟,工具使用的方法具有学习与借鉴价值。
- 选取课堂代表性的实录片段。所谓代表性就是指视频呈现所使用的技术是有效的,要能体现技术的运用过程,能达成使用目的的教学片段。
3. 教学反思:该讲授活动实施效果如何?信息技术的作用是否不可替代?是否存在值得改进的地方?请就教学设计与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反思。
【声明】本方案样式由王立武(本文作者)和洪东忍副教授共同设计,仅供大家参考使用。【A7 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微能力点,可借助的技术工具更多地体现在学习活动和课堂小结过程的需求当中:支持实现总结提升教学目标的信息技术工具可能有演示文稿、表格、时间线、WORD、在线测试平台、思维导图等等。例如:- 利用即时反馈、在线测试等工具提升复习巩固的效率,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 利用表格或时间线来梳理历史事件,掌握事件发生的历史脉络;
- 利用思维导图等方式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结构化和可视化的梳理,通过多元化表征方式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或让每个学生用思维导图或其它工具进行知识整理,感受对知识的多元理解视角, 形成个人的知识框架与结构。
编辑:徐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