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佳苑 > 齐心协力研磨课,青年教师共成长 ——2021-2022(2)青年教师研练课系列展示之六

齐心协力研磨课,青年教师共成长 ——2021-2022(2)青年教师研练课系列展示之六

2022年05月07日 16:48:20 访问量:160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对教师而言,好课是磨出来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夯实青年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青年教师研练课活动,旨在给予青年教师一个相互交流,学习和成长的舞台。近日,研练课活动由化学教师王欢汇报展示。全体化学老师齐聚一堂,以饱满的教研热情参与到此次活动中。

999

王欢老师作为青年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根据苏轼在《格物粗谈》中的记载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模型展示,视频演示,动画模拟及设置相关思考题,环环相扣,讲解了乙烯的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相结合,再结合实验现象引导学生从结构的角度分析,突出化学物质中结构决定性质这一规律,从而加深认识碳碳双键的特点,更好地掌握乙烯加成反应的原理。课堂总体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引导学生体会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过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整个课堂教学环节完整,氛围和谐,同学们积极参与、热情互动,体现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888

在王老师汇报完自己的设计思路后,听课的老师们都积极讨论,及时和授课教师交流、探讨,不仅给予授课老师高度的评价,同时也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让所有参与的老师们受益匪浅。老师们认为课堂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环节齐全,环环相扣,有落实,有反馈,有巩固,有拓展,有展示。夏睿老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多处运用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理解,设计的学生活动模拟聚乙烯的反应,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生本理念,提出的建议是讲完加成反应可设计思考题,如何证明乙烯和溴发生的是加成而不是取代反应?可以更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加成与取代反应的理解。卢灵老师认为由性质谈及应用,体现化学学科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唐红燕老师对课堂板书设计提出了表扬,认为板书简洁、扼要,便于归纳、总结、概括,重点突出。最后,化学教研组组长桑文博老师提出对青年教师的建议,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富有激情,热情洋溢,去感染学生,尽可能地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此次教研活动的开展,不仅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也丰富了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经验,让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更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互相学习的平台,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今后,教研组将继续将听评课活动常态化制度化,为青年教师的长远进步和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编辑:吕维康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ob电竞导播 版权所有 陕ICP备17018201号-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联系地址:ob体育平台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06-2022 www.baozhong.com.cn ,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