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佳苑 > 课堂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

课堂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

2022年06月23日 11:04:05 访问量:6358


摘要】本文就课堂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习自信心、主动性和目的性,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做了阐述。同时,就如何实现教学中的师生共同参与,和谐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作了相关的探索。

    【关键词】课堂教学  学生   参与意识

我们知道,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思维,不仅向老师学习,而且向同学学习;教学的目的是积累,要积累听到的,也积累自己阅读到的;教学的目的更是让学生学会表达……这一切都要求我们的课堂来不得半点形式的东西。新课程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特征,社会发展需要,构建了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体系。因此,教师只有更新观念,不断学习,努力实现上述转变,才能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在课堂教学中,尤其在教学的重难点处,如果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并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集体合作,则能让学生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往往会产生出“1+1>2”的效果,而让每个学生在课堂活动参与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高中学生充满好奇心,本身就富有探究的很大潜力,教师需要细心观察、留意、重视学生每一个意欲探索的话题和机遇,当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被重视,被引导,从一个新想法、新创意、新探索印象进一步地主动探究学习、主动发展之中,学习过程也就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时,学生就会尝试着通过通过不同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假以时日,他们就会对所学内容进行自我解读,对已设定的目标进行自我激励,对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自我引导,将新建构的知识应用到复杂的问题解决之中,并且还要监控和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得到活跃,思路变得更开阔,同时也促进学生养成善于求异的欲望,创新能力也随之增强。

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

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到学习有趣,才会喜欢学习。因此,教师每节课都可以合理有效地创设趣味课堂,把枯燥的知识转换为趣味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以情趣化引入铺垫趣味课堂,以繁杂的知识丰富趣味课堂。让学生在趣味中学,学在趣味中,最大程度的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二、抓好学生分层学习,激励学生的成功欲。

任课教师根据自己学科,充分掌握每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清楚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原有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分类推进,实施教学。在备课、设计导学案、练习、检测、展示等环节必须进行分层。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各个层次学生参与的机会,发挥对子组、小组合作的作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真正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学习知识,需要教师在认真研究教材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采用多样的、有意义的方式主动构建知识。他们经历了成功,从而会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三、创设学生课堂活动,引领学生深层思维。

优质课堂提倡让学生动起来,这就要求教师课堂上要多设计活动,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以“动”引领学生思维走向深处。设计活动一定要分层,让全体学生参与起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老师们往往过于急切地让学生讲答案,而忽略让学生讲解他们审题的过程,更没有让他们将这种过程展示出来,以供其他学生借鉴和思考。在课堂教学结构趋于多元整合的课程环境中,教材不再是惟一的知识资源。因此,教师不能再把传递书本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而是要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学生“学”上,使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懂得从哪里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处理信息的方法。实际上,学生要学习的是思维,并非答案。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在本质上是思维的差异,而在这一过程中, 更多的是让一个学生或多个学生讲解,其他学生聆听、思考,在静中思维,“动”“静”结合。

四、捕捉课堂知识生成,彰显学生鲜活生命。

生成的课堂需要耐心和智慧。课堂之所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只有积极参与,才能激活生命。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的、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因此,教师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引导学生生成新的东西,保证资源的有效价值和不断地反思生成,我们的教学才能触动生命的灵性,课堂才能充满智慧的灵光。

五、拽住知识整合延伸,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以其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等独特优势,在创设情景、启迪思维、突破难点等方面可以发挥巨大作用,能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应该找到文本与它的整合点,科学运用,为教学服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拽住知识或能力的延伸点,把学生的的视野引向广阔的空间去。因此,教师的课前导入要尽力为教学作好铺垫,使课堂教学水到渠成。课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补充相应的学习资料,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有机地融到学生真实的生活中,将课堂与生活“链接”,让学生不仅学得轻松,还要学得深入。课后要尽量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延伸点的充分利用,就把学生的视野引向了无限的空间,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充分地展示出来。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走向了课外,走向了生活,走向主动获取知识、锻炼能力的情境。

总之,优质高效课堂要求师生在共同的情感投入、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相互发现和相互撞击的过程中,才能激发学生潜能,激活学生参与,从而达到优质高效快乐的课堂。

 


编辑:吕维康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ob电竞导播 版权所有 陕ICP备17018201号-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联系地址:ob体育平台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06-2022 www.grdlock.net ,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