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向心力,理解它是一种效果力。
(2)理解向心力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在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过程中,体会控制变量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和公式的建立。(2)理解向心力的公式,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 向心力的来源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向心加速度,同学们复习一下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那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力叫什么?它具有什么特点呢?我们这节课就来一起探究这些问题。
(二)新课教学
一、向心力
1.向心力的概念及特点
【教师活动】观看动画“绳拉小球在桌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分析小球受到的合力及特点。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方向指向圆周运动的圆心。
【教师活动】得出向心力的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指向圆心的合力。
2.向心力的表达式的理论推导
【教师活动】大家初步认识向心力后,能不能根据所学的知识,从理论上推导向心力表达式?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根据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和牛顿第二定律推导:
因为,所以
=
【教师活动】理论推导证明:)
3.实验验证(心力演示仪验证法)
【教师活动】逐一介绍向心力演示仪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1)构造(略)——主要介绍各部分的名称
(2)使用方法:(学生参照说明书)
(3)实验原理(=
,控制变量法)
①用m不同的钢球和铝球,使它们r和ω相同,观察并分析与m之间的关系.
②用两个m相同的小球,保持小球的ω相同,观察并分析与r之间的关系.
③用两个m相同的小球,保持小球的r相同,观察并分析与ω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观察,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总结归纳]在误差允许范围类,验证了向心力表达式的正确性。
4.感受向心力
【学生活动】学生手拉着细绳的一端,使带细绳的钢球在水平面内尽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动手体会拉力的大小与钢球的m、v、、T,r的关系。
【教师活动】那么我们如何感受向心力与m、v、
、T、r之间的关系呢?
【学生活动】采用控制变量法,保持m、v、、T、r中的四个量不变,体会
与剩下的一个量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大家体验后,感觉向心力与哪些物理量有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活动】质量m、半径r一定,线速度v越大,向心力越大;质量m、线速度v一定,半径r越大,向心力
越大;质量m、半径r一定,周期T越大,向心力
越小……
5.匀速圆周运动实例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教师活动】(1)轻绳栓一小球,在光滑水平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向心力的来源?(2)物体相对转盘静止,随盘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向心力的来源?
讨论:物块随着圆桶一起匀速转动时,物块向心力的来源?
【学生活动】思考,受力分析,找来源。
【教师活动】请大家观看视频“摩天飞轮”,用刚才所学的知识解释游客为什么可以在空中旋转做匀速圆周运动?
【学生活动】思考,构建物理模型。
【教师活动】游客的运动形式可以简化成如右图的物理模型:圆锥摆
【教师活动】用铁架台下面悬挂的小球演示圆锥摆的运动。该向心力如何求?有哪些方法?需要哪些条件?
【学生活动】绳子的拉力和钢球的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方法:正交分解法;
向心力的大小为。在实际中
可以用圆周运动的半径与小球距悬点的竖直高度的比值算出,用公式计算:F =mgtgθ=mg·r/h
即:mgtgθ=mg·r/h
二、变速圆周运动
【演示实验】释放单摆,让钢球摆动。观察钢球单方向的摆动过程。
【教师活动】小球绕着悬点做圆周运动,由于速度大小发生了变化,这是变速圆周运动。那么什么力提供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后得出:
【教师活动】那么重力的另一分量起着什么作用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回答:跟速度方向一致,起着改变速度大小的作用。
【学生活动】指向圆心的分力Fn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改变的是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
【教师活动】仅有向心加速度的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同时具有向心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的圆周运动是变速圆周运动。
(五)作业设计
1.观看视频“花样滑冰,发掘其中的运动的美和物理的关系。
2.课堂作业:课后2、4、5题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