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考试快讯 > 陕西师范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房喻:哪些人适合当教师

陕西师范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房喻:哪些人适合当教师

2022年06月29日 17:42:49 访问量:5641

微信图片_202****9160606

人们都说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作为高考生的你,是否也想报考师范类专业,成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报考师范类,需要怎样的能力和素质?未来挥杆从教的职业生涯,又将会是什么样子?……

今年高考,在“院士说专业”节目中,中国科学院院士、陕西师范大学原校长房喻教授,详尽解答这一问题,展现真实、生动的“师范生”学习成长图景。

作为一名“资深”教育工作者,66岁的房喻笑谈“自己一辈子都在和教育打交道,要么是在当老师、要么是被老师教”。

40多年的从教生涯中,他教过小学、初中,带过高中、大学,学生里既有中国学生,也有外国学生。

在房喻的印象中,自己的每一步成长,都有老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的农村,几乎找不到书可读,老师就是最亲切、最文明的代名词。”

从小就对老师有着特别好感的房喻,高中毕业后如愿当上了一名民办教师。之后,他还曾在留学归国时婉拒科研院所邀约,重返校园,回归从教道路。“教师是一个非常、非常特殊的职业。”房喻加重了语气:做老师很光荣,但责任更重大。

“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就能当好老师。一位好老师,能很容易把学生带到正道上,同样,不合格的老师也能很容易就毁掉一个孩子。”

在房喻看来,“发自内心的喜欢”是成为合格教师的首要条件——只有真正喜欢,才会愿意用心去做这件事。

他举例:在中小学,一个班四五十个孩子很常见,不同的孩子情况千差万别,如果老师不用心去做,不平等对待这些孩子,调动他们学习、做人的积极性,那一定做不好。除了喜欢、用心去做,老师的学业也必须是优秀的,要善于成为“学习型”教师,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
当老师,工作、收入相对稳定,有寒、暑两个长假,社会尊重度高,这些都是越来越多人喜欢当老师的原因。

“这就有了一个需要好好研究的问题”,如何能想办法把真正喜欢当老师、适合当老师的人选拔出来——只有把好选拔关,将来才有更多机会为基础教育、大学教育输送更多优秀教师,促进教育的良性循环发展。

“报考师范大学,你不会后悔。”房喻对高考生说:报考师范大学,将来大概率会当老师,即便不想当老师,师范大学也不会耽误你——现在的师范大学,多数是多学科综合性师范大学,除了师范专业还有非师范专业。

师范生比较特殊,毕业后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一定年限,之后可以有别的选择。如果经过几年学习,真的觉得自己不适合当老师,读研、搞科研或者工作,这些路子都是通的。

非师范专业毕业后,更是有多种选择。

现在,很多的名牌大学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也会在毕业后愿意到中小学当老师。和他们相比,师范类毕业生在今后的从教中会有哪些优势?

房喻认为,“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说明社会已经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这些综合类院校的优秀毕业生相比,师范生对教育的理解一定会更加到位。”

师范类教育过程中,会有很多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讲授,还要到中小学实地实习,这对怎样当老师都是很好的磨炼和检验。“还有更多的学识修养是潜移默化的。”师范类毕业生适应岗位更快,上岗即能带课、当班主任;对待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懂得如何更加有效的沟通等等。

当然,一个老师有没有持续发展的后劲,除了以上这些因素之外,学科能力也很关键。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一旦适应了岗位,学科优势也会很快显现,“这和师范毕业生的特点会相互促进,会使中小学教师群体的素质能力更加优秀,这对教育来说是个好事情。”

面对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各行各业都发生着巨大变化,这对教师职业提出哪些新的要求?“现在当老师真的不容易。”房喻笑言。

举个简单例子:过去,学生要获取知识,要么读书,要么从老师那里获得,现在呢?途径太多了,网络资源极大丰富。

所以,老师的知识需要不断更新,老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教学相长,否则就没有办法和学生沟通交流,没有资格教授学生。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OPzleZOp5BiYe9_uxyDQg

文章来源:新高考

(教务处)

 

 

编辑:教务处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ob电竞导播 版权所有 陕ICP备17018201号-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联系地址:ob体育平台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06-2022 www.grdlock.net ,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